Hainan International Modern Logistics and Cold Chain Industry Expo
全球疫情中的中国—东盟经济合作研讨会召开发表时间:2020-06-14 22:51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(记者 王晶晶)近日,“全球疫情中的中国—东盟经济合作研讨会”召开。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致辞中表示,比邻而居的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,互为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。双方深化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,既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。 外交部亚洲司前司长、曾先后任驻新加坡大使和驻泰国前大使张九桓表示,中国与东盟双方经贸合作逆势发展,实施密切、有效的国际合作则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武器。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陈越华谈到,今年1-4月,广东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7.4%,其中出口增长7.1%,进口增长7.7%;广东对东盟新增投资项目46个,中方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117.5%;中方实际投资额同比增长20.4%。截至今年4月,东盟在广东投资项目6628个,合同外资298.6亿美元,实际使用外资达168.9亿美元。他就双方推动科创、产业、投资贸易、旅游这四方面的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。 越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陶越英谈到,今年以来,中国对越南新增投资额在越南外资中排第二位。越南和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将正式生效。希望在疫情得到控制之际,两国企业加大交流,产能方面加大合作,越南驻华大使馆商务处愿意为此发挥桥梁作用。年底在越南将举办一系列展会,欢迎中国企业参展,同时结合考察越南市场,跟越南企业和商协会交流,寻找合作机会。 印尼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玛丽娜谈到,过去五年,印尼经济增长率平均在5%以上。中国是印尼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。印尼正在实施国家战略的十大优先领域中有许多商机,包括食品饮料业、纺织服装业、汽车业、电子工业和化学工业等,政府制定了各种激励投资政策,希望中国企业抓住印尼商机,一起合作发展。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秘书长马才德谈到,近年来,老挝GDP增长率都保持在7%以上,中老铁路将在明年完成。老挝自然资源比较丰富,适合开发水力资源、农业、旅游业、加工业等。目前工业比较薄弱,生活用品、生产设备主要靠进口。老挝国家工商会正在与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加强合作,助力双方企业投资、贸易。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建议,加大双方基础设施网络建设,优化国际物流枢纽布局,加快中缅铁路等建设,实施中新(重庆)互联互通等项目,加强区域港口群建设;加大双方专业物流领域合作,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,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;推进双方智能信息平台建设,加快港口信息平台、数字班列建设,实现港口与陆路信息互联互通;加强双方国际供应链合作,鼓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“走出去”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性。 中资企业(新加坡)协会副会长谭志勇在发言中,就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的中新企业合作提出三点建议,一是合作到第三方国家市场发展,充分开发经贸互补性;二是在新加坡中资企业联合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发展,中资企业对中国市场非常了解,可以让新加坡企业开发中国市场少走弯路,对中国可以带动更多的外来投资;三是国内中国企业与新加坡中资企业合作在新加坡发展,可以以新加坡为基地再向周边市场发展。 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秘书长刘欣在主持会议时,分析了当前东盟国家疫情。与会者一致表示,有信心战胜疫情,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。 |